冀南大地春来早。春耕春种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作为农业大市,我市素有“北方粮仓”之称,连日来,各县区抢抓有利农时,紧跟春耕备耕节奏,大力提高春耕生产科技含量,让“慧”农春风遍吹冀南大地。
“慧管理”遍田间
无人机一飞,田里的苗青墒情就在手机端全部呈现。“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察看苗情,对种植户合理喷洒调节剂和精准备肥进行指导。此外,我们还运用传感器对土壤温度、湿度进行监测,实地察看麦苗群体大小、持续跟踪苗情变化,及时指导种植户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叶松林是该项技术研发推广的带头人,小小无人机在他手中,正发挥着大作用。
在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中,曲周县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科技,利用无人机低空多光谱探测技术察看苗情、墒情,使用土壤墒情仪精准测定麦田温湿度,分地块取样测土配方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再经过多源整合与智能化分析,通过微信小程序,将不同土质、不同苗情的小麦管理“处方图”发送到农民手中。
打开“智慧农业大数据”微信小程序,设备监测、测土配方、病虫草害、虫害防治、预警通知、农事记录、快速提问等功能排列在首页。在这个小程序上,无人机回传的各项信息一目了然。根据这些信息,“农大夫”们就可以及时对田间的麦苗“把脉问诊”,保证麦苗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农民同样可以使用该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自家地里的情况,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随时提问。
临漳县孙陶集镇豆腐营村村民则尝到了科技灌溉的甜头。村民贾金龙说:“田里每隔36米就有一个出水口,浇地时,再也不用拉长长的电线和水龙带了。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远程操作开关泵,实时查看用水量、用电量等,非常方便。”方便就“藏”在井房里。

该县农业农村局的陈少华介绍说:“我们高标准农田共设计了2.65万亩玻璃钢智能井房控制系统。智能井房采用玻璃钢材质,具有防盗窃、防破坏功能。智能井房系统利用GPRS无线传输将农户用水量、用电量、开关泵时间、用水户信息等传输到管理平台,实现智慧管理。同时,农民手机上安装远程控制APP,利用APP远程操作开关泵,省时、省力、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