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作为农业大市,我市抢抓当前小麦管理的有利时机,大力提高春管工作中的科技含量,让“智慧”春管赋能粮食生产。
眼下正值小麦起身期,昨天上午,在永年区曹八汪村,农技人员用一台农用多光谱成像无人机为种粮大户崔笑雄的麦田做了一次全面的“CT”体检,田间的病虫草害一目了然。随后,3台植保无人机按指令升空,精准喷洒农药,仅用50分钟,作业就结束了。
春管正当时,科技显身手。永年区组织农技专家利用多光谱成像无人机、植保无人机、自走式植保机等现代农业设施,帮助农民对农田进行精准化“查防”,构建起了服务于田间地头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农业植保模式。

春季科学水肥管理是增加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重要保障。临漳县在高标准农田中先后设计了2.65万亩智能玻璃钢井房控制系统,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科技灌溉的甜头。
随着天气转暖,成安县大面积春灌开启,指针式全自动喷灌设备成为农民节水增收的好帮手。长巷乡李小屯村种粮大户李长生,今年种植了200亩小麦,由于全部使用了节水喷灌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大水漫灌,可节约地下水40%。
在地表水无法覆盖的区域,当地农业部门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式,为粮食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达530万亩,前期良好的播种基础再加上一系列集成技术的应用和“智慧春管”的赋能,当前小麦整体苗情向好,个体比较健壮,一二类苗壮苗占90%以上,为今年的夏粮丰产丰收争取了主动。